Sunday, April 24, 2016

小小领悟

一个犹太妈妈在孩子回来的时候,不问学习成绩,总会问孩子,你问了什么有意思的问题。
这问问题的方式,确实比找到答案更重要。
一个对的问题,产生对的框架,会形成好的答案。
问一个问题,就是去从虚空中,来勾画这个框架。

犹太妈妈也教孩子如果可以选择顺着河流或逆着和溜走,永远要逆着河流走。
这个教孩子不要随众很有意思,这也是犹太人问什么那么能创新,体制使然。
中国人的文化,鼓励抄,这样快,自然没这种体制和文化。

有个老毛病,就是把什么东西都和研究扯上点关系。。不

研究上:
一个新的、好的问题,也确实比一个好的答案更重要。
别人在做的,就不要顺着走了。找些没人做得,别人看了你做的也会想做的,更有意思的。


----

另外很多时候,不要做一件事情是,不要左顾右盼,不要不了解,但是也不要太了解。
做了之后,再去了解,有时候更能抓到精要。
就像我在做了type analysis之后,看了另一篇paper,马上发现constraint solving的方法更能解决我现在的pain point。没做的话,可能直接就把方法略过,觉得无足轻重了,同时也会觉得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东西很重要(其实那才是无足轻重)。

----


Friday, April 22, 2016

再论写文章

写了好些天文章,发现如果要写的快,必须让某人先写,我来改。改的时候,不能呆看文章,要找个击破点,噼里啪啦快速动起来。和跑步一样,如果不开始跑,就永远跑不起来;开始跑了,保持节奏,就等着把终点完成。

1.找个下手点
2.快速写


现在是一星期半一篇文章。但是比较慢的还是tool那部分,以后可能往dynamic靠吧,dynamic的implementation都不到一周时间。一周半tool, 一周半paper,三星期一篇paper。(52-8)/3=14。必须要往这个指标靠。

Friday, April 15, 2016

酝酿情绪

做研究的时候发现,写code的时候,有code mode,当思绪进入了code mode后,coding速度会显著增加,coding思考会很快。
同样也有一种mode叫paper mode.进入paper mode后,写paper的速度会提高,会马不停蹄。

写博客呢?我感觉写博客是一种不需要mode的事情,一直写的都挺快的,反正就是想什么写什么,流水帐。

于是乎,每次在写paper前就来写篇博客,酝酿下情绪,写文章的情绪。活跃活跃脑部写文章的部分。

这些时间,都在集中研究对于程序上面的分析。过去一年,做的比较泛,很兴奋的学着各种东西,但是现在发现,必须专注一样东西。减少overhead,增加insight,增加impact。

上次有个加拿大教授和我说,他感觉有些人做东西一直是一样的,几年后应该换点东西来做。当然这有两个implication,一个是懒,一个是专注。 后者是绝对值得学习的。

当然世道有变化,就是要看准一个不易衰败的方向,专注努力的去实践。

佛教有句话叫一法通、万法通。虽然不能照搬,但是却有一些相同的地方。一个领域牛了,那资源也必定会增多,当然也能够让自己涉足从来也没有时间涉足的领域。

好了,酝酿至此,写paper去啦。

Wednesday, April 13, 2016

简单化

我发现最近我把对研究的精神用到各个层面上,对于某个现象,都思考出可能策略,或者某个人说的话,都细细思维者后面的动机,或者订阅了一大堆的微信,没事的时候看一下。

这么做,让脑子动个不停,让心理乱糟糟。于是乎,想决定把自己生活梳理下,简单化。

每天不看什么,不想什么,就专心工作。所谓的大局策化,每天路上想一想。

不去努力追求什么,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,用心去做便是。

感觉这种天真快乐的一天,才是比较适合自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