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uly 24, 2016

死胡同

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,就是学术界还有前途吗?
之前,想着自己的文章还凑活,坚持一会儿会有希望。

但是现在和界内的人一番沟通后,获得了更多讯息。综合这些讯息发现,其实单凭发top rank conference或者找好老板就能找到好的学术工作的想法,其实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的- 尤其是就把自己的希望圈定在少数几个国家 - 除非形式发生变化。感觉自己走到了死胡同里了。 虽然好文章,或者是不懈的努力和坚持,大多数情况都是好事,但是有时候这倒是让自己待在死胡同走不出去的因素。这个时候真正需要的,或许是对现实的观察和妥协吧!

走出死胡同,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到工业界去。但是这是牺牲自由来从死胡同里走出去,走到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跑道。这个跑道能不能最后走回本来的自由是个未知数。另一个方法,就是在死胡同里待着,慢慢等待。但是如果等待没有结果,最后还是要跳出去。如果等待有结果,目测这个结果短时间内也是会牺牲自由的。

学术界呢,就是一直要赶deadline,一个deadline接一个deadline。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数量达标,没有什么太多时间停下来思考。而且我们解决的问题和现实是有距离的,如果要和现实接壤需要工程量,这个工程量会让research productivity下降。于是乎就牺牲现实来换取更多paper,希望等待哪天有一些高质量的学生来接壤现实。由于需要survey很多paper, 需要开发,试很多方法,document成paper, 准备presentation,时间上也是很耗时的,感觉基本除了睡觉都在工作。但是好处是,完全感觉不到自己在工作,因为工作和娱乐都惨杂一起,另一方面,我们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点来做。能到处旅游。tenured 后也会很爽。坏处呢,是现在PhD饱和,工作时间长,想要干点别的,总是担心delay了research,误了自己找到教职的希望,所以什么也干不成。而且工资也很低。

工业界呢,好处是不需要一直survey很多的paper来advance the state of the art, 做的东西都是大家直接会用到的。而且会有大批software engineer们来接壤现实。但是工作时间很rigid, 另外要依着公司的兴趣来弄。但是好处是,不会像学术界那样有写不完的paper, 会有rigid的空闲时间。 偶尔可能有旅游的机会,这要看公司的需要。工资较高。如果要干点什么,也不会那么担心会误了自己的前途。工业界也不是把自己锁定在一个公司里面,有很大弹性。坏处呢,不能长时间旅游,或者顺着自己的意思想去哪就去哪。

各有好坏。选啥呢?待死胡同,还是换跑道? 不过也因为人生充满未知,才变得精彩。就和一部电影一样,如果提前知道结局就不好看了。